万余游客开心品味两江游“端午大餐”_实时焦点
尝龙虾 观汉服秀 赏国风舞 玩民俗游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万余游客开心品味两江游“端午大餐”
“两江晴川”号上的汉服小姐姐。
6月22日,武汉市东西湖区举行“龙游黄塘、凤栖梧桐”端午龙舟文化活动,19个非遗项目在黄塘湖畔热闹展出。小朋友们自己包粽子、吹糖塑、看草编,玩得不亦乐乎。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江汉区童趣幼儿园的孩子们学挂五彩蛋兜过端午。
长江日报讯(记者侯钰倩 通讯员陈明)登船品龙虾,江上追落日,体验民俗风情……两江游览公司在各游船上为游客准备了丰富的端午“大餐”。端午假期前两日,两江游览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
从下午5时30分开始,游客陆续前来两江游览各个游船码头登船欣赏两江美景。五月初五端阳日,6月22日,粤汉码头龙虾节在“两江盘龙”号盛大开幕。走进一层大厅,各类龙虾元素映入眼帘,将节日氛围感拉满,龙虾气球、龙虾吉祥物、龙虾宴,无处不在的小龙虾吸引了游客纷纷拍照打卡留念。他们一边品尝香辣美味的小龙虾,一边将自己的开心与满足分享到各个社交媒体。
用餐接近尾声时,龙虾节趣味游戏“极速剥虾比赛”和“虾路相逢”竞速比赛也同步展开,用餐游客对互动游戏充满了兴趣,纷纷积极报名参加,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在“两江晴川”号上,两江游览准备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节目,邀请了武汉市非遗传承人在游船上进行非遗展示,让游客能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游船舞台上,古琴老师弹奏着高山流水的楚风雅韵,结合着舞台背景的水墨山水,让人备受熏陶;在游船甲板上,两江游览邀请的汉服表演、民族独舞,以长江大桥为背景,以灯光秀为背景,宛若洛神临世,“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在汉阳门码头的“黄鹤楼”号上,“落日航班”恰好可以等待日落时分,夕阳西下映红江水和天际。剥一只香粽,泡一杯好茶,是端午节的气氛,亦是传统的食俗。端午系列茶饮——放“粽”一夏龙井茶、“粽”情山水茉莉茶、情有独“粽”玫瑰茶,消暑解渴,茶香怡人。在60分钟的航行途中,聆听长江滔滔流水声,欣赏江城绚丽夜景,勾起无数的美好记忆。游船上“粽情两江,趣享端午”主题民俗活动设置“欢乐钓香粽”“趣味射五毒”“好运上上签”等互动游戏环节,用与“粽”不同的方式让现场游客嗨翻天。
据两江游览公司业务负责人介绍,旅游市场强势复苏,“两江游览公司在接下来的暑期为游客朋友准备了丰盛的文旅大餐,我们在武汉长江之上,欢迎八方游客的到来”。
■ 体验非遗
外地游客追捧汉楚插花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文婕 通讯员周翠兰 彭冲)6月23日,东湖听涛景区屈原美术馆人潮如织,错落有致的汉楚插花与名家书画相映成趣。游客苏苏专程带外地朋友来听涛景区看展赏花,诗情画意过端午。
长江日报记者在展馆内看到,汉楚插花仿佛置身于荆楚山水之间,一件件以柏树枝、菖蒲叶、兰花等《楚辞》中的植物为主材创作的插花作品错落有致。择器、取材、配花、修枝、插作……在苏艳玲的手中,一个器皿、一汪清水、两段枯木、几枝花草,清新灵动的插花作品跃然眼前。
苏艳玲是非遗项目汉楚传统插花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从36年前开始与花结缘。“屈原曾在《楚辞》中写道:‘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说明从那时起古人就有赏花、习花、佩花的习惯。”
端午节期间,苏艳玲以《楚辞》为依据,用花草植物制作了一系列插花作品和人体花饰。让非遗汉楚插花走进东湖,她表示很开心。“本次插花使用的容器大多为樽、鼎、漆器以及马口窑等湖北地域的特色容器,搭配花材的枯枝则是我在听涛景区随手捡拾而来,做出来的作品原汁原味,兼具自然美、创作美、意境美和人文美。”
据了解,汉楚插花艺术是中国插花艺术的一部分,至今有400多年历史,采用汉楚地域特色的植物、树材花卉和器皿,根据季节不同融入汉楚地域的大山、江河、湖泊、人文情怀等元素于一体,以自然和谐、开放、包容、积极向上、枯荣相生的众多手法进行创作。在展品表现形式上,苏艳玲喜欢运用传统的瓶插、碗花、篮花、盘花,也用融入了体现汉楚地域江河湖泊崇山峻岭风格于一体的大缸、大盆进行写景式插作。
■ 健身运动
汉口江滩网球开赛
长江日报讯(记者张琳 通讯员张黎 胡晶晶)以球会友,“网”罗精彩!6月23日,江岸区第一届“大江金岸”网球比赛在汉口江滩武汉国际体育武网俱乐部开赛。比赛为期两天,来自江岸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100余名网球爱好者选择运动健身的方式度过端午小长假。
本次比赛设有特邀组、常青组、青年组三个组别。比赛开始后,选手们很快展开激烈的比拼,发球、扣杀、截击,一时难分伯仲,经过四个小时的角逐才分出胜负,获胜的队伍将在6月24日进行淘汰赛。
江岸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江金岸系列赛事已成为江岸区全民健身的一张名片。这次是第一次举办网球比赛,之前已经举办过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比赛。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赛,推进我区全民健身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让大家都能运动起来,把身体锻炼得棒棒的。”
中国建设银行江岸支行领队罗志勇介绍说:“非常感谢江岸区政府能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参加这样的比赛,跟很多江岸区其他企业进行联谊,共同助力江岸区经济发展。”参赛选手代表、来自江岸区的公安民警王傲说:“我从2005年上大学开始到现在已经有18年球龄了,毕业参加工作后也坚持打网球,长期运动锻炼让我有更好的身心精力投入工作之中,本届比赛争取小组出线、杀入四强。”
■ “村晚”直播:
最早的粽子是在楚地出现的
长江日报讯(记者黄丽娟 通讯员武旅信)“考古研究表明,中国最早的粽子实际上就是在我们楚地产生的,那时候包粽子用的不是竹叶,而是槲叶……”文旅志愿者袁智一边指导乡民包粽子的技巧和方法,一边面对镜头向广大观众详细地介绍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以及粽子的演化历程。
浓浓端午情,邻里一家亲。6月22日晚,武汉文旅志愿者来到慈惠街道沙咀社区开展“文旅志愿‘粽’动员 四季‘村晚’大联欢”直播活动,和社区居民、线上网友一起看文艺表演、包粽子、讲故事,共同庆祝端午节。
在直播现场,武汉文旅志愿者和东西湖区慈惠街道沙咀社区的乡民、小朋友围在一块儿,动手体验端午节传统习俗——包粽子。桌子上整齐摆放着粽叶、糯米、细线等材料和配料,广场上粽香远飘,好不热闹,直播间的网友见了纷纷大呼“马上去买几个粽子吃!”
活动中,武汉文旅志愿者和沙咀社区的乡民将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节目搬上乡村大舞台。台下人头攒动,挤满了前来观看演出的居民。演出在一首豪放激昂的《威风锣鼓》中震撼开场,文旅志愿者的快板节目《夸夸大武汉》,唱遍了武汉各大旅游景点,他们热情洋溢地向观众推介大武汉的魅力风光。
从以往在台下当观众到登台当主角,乡民积极参与,热情高涨。社区居民杨先生表示,这样和乡邻一起过端午很有意义,也能让现在的孩子们更加喜爱传统节日。
■ “安静坐好,别影响其他游客看演出”
端午亲子游主打文明旅游课
长江日报讯(记者黄丽娟 通讯员武文旅)端午节小长假期间,武汉文旅市场推出丰富多彩的游玩项目,各大景区景点、酒店、文博场馆的亲子小课堂活动寓教于游,打造了一个个“行走的文明旅游课堂”,让文明旅游理念深入人心。
“安静坐好,不要大声说话,如果吵闹不仅会听不到,还会影响其他游客看演出。”来自河南的游客刘女士对刚刚入座的4岁女儿说。6月23日下午,在黄鹤楼景区落梅轩,武汉爱乐乐团开启文艺演出进景区活动,乐手们为全国游客带来一场音乐盛宴。观看演出的游客有很多亲子家庭,孩子们大都能安静观演。一场演出下来,孩子们纷纷礼貌地向演员们鼓掌致谢。
这个端午假期里,武汉植物园、武汉园博园、东湖杉美术馆等景区景点,亲子研学课纷纷开课。不少家长带孩子参加科普研学活动的同时,也不忘教育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要守秩序、懂礼貌,在孩子们小小的心灵种下文明旅游的“种子”。“上课前,我会提醒孩子遵守课堂秩序、文明礼让;在上课的过程中,他也能从小就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家长徐先生带着7岁的儿子在植物园参加研学课,他表示,假期带孩子出来参加研学课堂,为的是让孩子在旅游过程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而借机向孩子传递文明旅游的理念也是非常合适的。
端午节小长假期间,火爆的亲子游场景成为传递文明旅游理念的新课堂。树立文明意识,爱护生态环境与公共设施,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花草,不乱刻乱画,不大声喧哗,不随意投喂动物……这些都是研学游场景中时常普及的文明旅游的重要“知识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