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这是书的节日,也是读书人的节日。在清华,有这样一个读书节目,面向社会各界观众,以创新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滋养社会。
这就是人文清华《典读中国》。最近公布的“抖音最受欢迎读书类公开课TOP10”排行榜中,《典读中国》上榜。2022年度,《典读中国》直播观看量达1530.1万人次,该系列视频总播放量达3662.6万次。如果你想享受这场对话先贤、启迪今人的思想盛宴,在今天这个尤其值得读书的节日,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资料图片)
“典读中国”活动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德宽、陈来、孙明君、王晓毅和张国刚五位文史大家带领大家品读传统文化,讲解《说文解字》《大学》《庄子》《人物志》和《资治通鉴》5部经典书目。
《说文解字》:
通向中华历史文明的钥匙
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教授解读的《说文解字》,在带领观众走进汉字世界的同时,深入解读了《说文解字》的经典地位、阅读之法和时代价值。
文字的创造和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到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在世界文字发展的版图上,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早在公元初期前后便已消亡,唯有中国汉字从创造之日起延用至今,所以没有汉字就没有灿烂的中华文明。 黄德宽教授指出,《说文解字》既是字书又是经典。《说文解字》收录了先秦文字发展到小篆的全部篆书,并对这些文字的形、音、义做了具体解释。而东汉经学家许慎写就《说文解字》的初衷就是为了服务时人阅读儒家经典,纠正经学家解经过程中的错误。 同时,该书也深受当时社会的影响,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文化内容。“自从《说文解字》出现以后,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文字学发展的走向,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学的创立,为历代编纂字书、分析文字以及规范文字提供标准。” 黄德宽教授认为,《说文解字》是我们通向中华历史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认识古文字的津梁。黄德宽教授通过“2、6、14、540、9353、133441”这一组数字为今人阅读《说文解字》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尝试。 “2”指两个版本,即南唐徐锴的“小徐本”和北宋徐铉的“大徐本”;“6”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14”指《说文解字》“始一终亥”的篇章总数;“540”即《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总数,这些部首揭示了汉字的内在联系,使作为一个符号系统的汉字“共理相贯”;“9353”是该书收录的正篆的文字总数;“133441”为许慎给《说文解字》所收之字做释义、说形、注音的文字数量,即该书的全部字数。“我们今天也正是借 助汉字可以阅读古代留下的典籍,借助汉字来了解出土文献资料,而所有这些我们都离不开《说文解字》”,黄德宽教授希望通过对《说文解字》的导读,让更多人体会许慎的用意,更好地领略这部饱含古人智慧之经典的内涵价值和文化思想。
《大学》:
儒学经典 四书之首
《大学》是战国时期儒学的代表作品,后世称士人必读的首要之书。今人对《大学》并不陌生,但究其篇名名义,创作时代,由谁写就,以及所述的大学之道于今仍有颇多迷思和启示。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逐一回应了这些问题,详解“四书”之首《大学》经典地位的由来,以及何为“大学”之道。
陈来教授从“五经”讲起,指出古代儒家经典“五经”包括诗、书、易、礼、春秋,其中“礼”即为《礼经》,记载了春秋时代古代贵族生活的礼仪文化。《礼记》是对《礼经》的解释阐发,自汉代“五经”被国家正式确立为经典,《礼记》作为礼经的解说也随之成为经典体系的一部分。《大学》是《礼记》的第42篇,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首次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集起来,合称“四书”,成为儒家自宋以后构建的新经典体系,也确立了《大学》权威经典的地位。
陈来教授还介绍了古代学者对“《大学》作者是谁”的不同论述。北宋程颢、程颐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南宋的朱熹继承了这个说法,认为“《大学》是累圣相传,至于孔子,而笔之以书”。而南宋心学思想家杨简持不同观点,认为《大学》非孔门之遗书。明末思想家刘宗周借鉴汉魏时的观点,认为《大学》和《中庸》一样,作者皆是孔子嫡孙子思。而清初思想家陈确的观点为“《大学》首章非圣经也”,不是圣人所作,不是孔子所作,“其传十章非贤传也”,即不是孔子门人这些贤人所作的。 陈来教授认为《大学》的成书时间不会是在秦汉或者汉武帝时期那么晚,《大学》应该是战国时期儒学的一个代表性作品。
对于“什么是《大学》?”陈来教授从其名义即题名和义含做出了讲解,并通过比较古代学者及文献的论述,厘清了“大学”二字的含义。他指出,东汉经学家郑玄的理解(“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忽略了《礼记》《学记》等古代文献中关于“大学”的记载(“大学之礼”“大学之教”“大学之法”),即“大学”是古代在都城设立的当时一种最高规格的教育学校。 所以“大学”不是讲博学,而是讨论古代大学教育之法、教育之礼的意思。“用朱熹的话来总结,‘《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古者八岁皆入小学,十五皆入大学’,所以大学之道就是大学的教育之道。”陈来教授认为,“《大学》所述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方针和方法,既是古代学教育的宗旨,也是适合于一切成年人的教育之道。”
《庄子》:
从文学到哲学皆是绝妙诗句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孙明君从世人对庄子其人的误解入手,通过品读《庄子》中想象奇幻、瑰丽的语言文字,将他心目中的庄子形象呈现于世人,引领观众走进庄子的奇幻世界,以当代视角解读《庄子》,体悟先圣的思想境界,在当下获得身心慰藉。
《庄子》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的汇总。因唐代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世人提起庄子,往往认为他是利己主义者,是混世主义者,甚至认为庄子思想就是阿Q精神。但闻一多曾说:“古来谈哲学以老、庄并称,谈文学以庄、屈并称。他的思想的本身便是一首绝妙的诗。” 孙明君教授指出,《庄子》以道为中心,主要分为道论和德论两个部分。“庄子思想的核心如果用两个字概括是‘道’‘德’,而且‘道’‘德’体现在整个庄子的思想体系里面。” 庄子将“道”定义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 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孙明君教授从“体道之人”和“体道之法”深入解读了庄子道论包括的“逍遥”境界和“齐物”之法。“逍遥”境界是一种理想中的精神世界;“齐物”是进入逍遥境界的方法和途径。 孙明君教授指出,与道论紧密联系的是《庄子》的德论,德是道在现实层面的落实和体现。《庄子》的德论以安命思想为中心,以“用心若镜”和“与物为春”为其两翼。《庄子》的其他思想观念,诸如庄子的天人观、生死观、政治观、处世观、养生观等,都是庄子道论和德论在不同方面的投射,通过对这些观念进行解读,孙明君教授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真实的庄子形象。 他认为,庄子的思 想在今天并没有过时,“今天所介绍的庄子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作用,他使我们躁动的、焦虑的心可以平静下来,庄子并不是让我们躺平,而是让我们认清自己、让我们善待别人。”
《人物志》:
唯一流传至今的人才学著作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唯一流传至今的人才学理论著作,《人物志》依据人的品行提出了一整套人才鉴别的标准与方法,为当时的官吏选拔提供了人才学理论参考。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王晓毅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观众解读了《人物志》的成书背景、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带领观众走进这部“三国奇书”。
《人物志》成书于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代,以人才分类与鉴别方法为主要内容。王晓毅教授指出,在解决汉魏之际人才选拔制度的大背景下,涌现出《士操》《士纬新书》《九州人士论》《通古人论》《人物志》等众多古代人才学著作,但由于朝代更替和战乱烽火,《人物志》成为流传至今的唯一人才学著作,更显珍贵。 《人物志》分为上、中、下十二卷,从十二个不同的角度探讨领导如何把不同性格和能力的人组织起来。比如,第一卷《九征第一》将人的神态、目光、筋腱、骨骼、气息、脸色、仪表、表情、声音与金、木、火、水、土五行相对应,纳为不同的品德与才能;第二卷《体别第二》从阴阳(外向、内向)的角度,提出将人物分为强毅之人、雄悍之人、凌楷之人、弘普之人、体动之人、朴露之人、柔顺之人、惧慎之人、辨博之人、狷介之人、沉静之人、韬诡之人十二种性格与能力,具备其中之一的性格称为“偏才”,具备两种以及上即是“兼才”。第三卷《流业第三》提出清节家、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辩、雄杰十二种偏才能力。 王晓毅教授指出,纵观《人物志》全书,其背后的理论支撑实为黄老之学,崇尚老子的“无不为”思想,提出“因循”学说,并融合诸子百家,以经邦治国为目的。对于《人物志》的现代意义,王晓毅教授认为这部经典揭示了中国特色的人才学,对今天的人才选拔与培养仍有借鉴价值。 读《人物志》,可以学习从体貌、言谈与行为方面鉴别人才,可以通过了解“主德”与“偏才”的学说更好地领导团队建设,既能探索古代人才观背后的价值体系,也能吸取精华进行自我打磨,对我们认识自我、了解他人、选择成功之路具有重大的启发。
《资治通鉴》:
网罗宏富 体大思精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历时十九年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编年体史书,受到历代君王和政治家的重视。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张国刚引领广大读者走进300余万字的《资治通鉴》,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兴替中,深刻回答为什么读史,如何读史,探讨历史经典对当今的启示。
张国刚教授以《资治通鉴》中孙权劝吕蒙读书、唐太宗与《群书治要》的故事,揭示读史能够了解前人的成败得失、兴衰之道即“知往事,增才略”“致治稽古”的道理。“曾国藩讲‘穷物之理、执圣之权’就是说《资治通鉴》这本书不但能够守正,有正道,讲大道,讲常理,而且还告诉我们在非常情况的下处事机宜。” 《资治通鉴》不仅记录了中国历史1362年间众多历史故事,而且是一部“大书”,描绘了中华文明的基本格局,也体现了司马光从学术性和政治性两个方面为后人留史借鉴的用心和抱负。 张国刚教授还提出了读史的三重境界——自淑、诲人、知道而乐,希望今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照亮前途。 优秀传统文化是大众喜爱和关心的话题,也是人文清华在传播人文思想中不断开拓创新的内容重镇。 作为清华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人文清华自2016年开启至今,全网累计用户已达472.23万,累计覆盖人群(推送触达)近112.47亿人次。如今,人文清华讲坛不仅是清华学者传播人文思想、影响社会的窗口,还是面向公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知识传播的“ 数字人文课堂”。未来,人文清华还将努力使更丰富的人文知识抵达受众,以丰厚的人文精神滋养大众,让清华的新人文之光穿透校园,影响社会。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不妨点进“人文清华”讲坛的微信视频号、微博号,跟随五位文史大家,和我们一起感受中国传统经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