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快到了 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授为大学生领读起《海燕》-环球快看点
图说:大学生们在远洋渔业科技馆开展读书会活动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资料图片)
“远洋渔业后继有人,那么我们蓝色海洋的故事就可以一代一代地讲下去了。”4月23日将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昨天在上海海洋大学远洋渔业科技馆内,一场师生共读读书会正在举行,气氛轻松而热烈。
“从最简单的刺网到目前最先进的金枪鱼围网,这是技术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远洋渔业不断转型升级的体现。”读书会开始前,该校海洋科学学院团委书记姚倩雅带着同学们参观远洋渔业科技馆。作为学校育教育人、产教融合的实践基地,远洋渔业科技馆内展示了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历史和主要成绩。
大咖领读品味海的文章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读书会现场,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戴小杰教授激情洋溢地领读着《海燕》的段落。
图说:戴小杰教授领读《海燕》段落
“在高尔基的笔下,海燕勇敢而自信,不畏惧轰隆的雷声与风浪,勇敢地呼唤暴风雨到来。”戴小杰动情地为同学们解读。
“当我们出海时,会遇到风平浪静的海面,也会遇到不平静的海面。有时候,狂风会掀起高高的巨浪,我们就要迎着风浪奋勇前行。”选择这本书,戴小杰别有用意,“我们的同学也要不畏风雨,做勇敢飞翔、搏击长空的海燕!”
“我的老师就有着海燕一样的韧劲。”读书会现场,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生胡媛媛感慨道,“有幸和戴老师一起出海科考,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一直都是亲自在作业一线指导并参与整个作业过程。每每看到戴老师忙碌的身影,年过半百的教授将自己的人生书写在大洋之上,我们作为新时代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
回忆“淞航”号海的邂逅
“在‘淞航’号上,我的主要任务是将渔获物取回实验室进行鉴定、编号、拍照、测量、入库。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老师们以身作则与我们并肩作战。”读书会上,大家还分享了在我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上的所见所闻。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科考中,我最大的收获是书本上的知识不再遥不可及,出海时,我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飞鱼、有烈焰般红唇的斑点月鱼……这些都是在书本上见不到的另外一面!”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生王超指着远洋渔业科技馆内的地球仪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
“听到老师和学长学姐们的讲述,我也对出海非常感兴趣,我会努力提升自己,争取也有机会能登上‘淞航’号出海。”参与读书会的周茉说。
“我们经常举行这样的读书会,请‘大咖’与同学们面对面、心连心,不止分享名家著作、读书心得,还交流前沿动态、行业经验、成长经历和人生体悟。”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石张东介绍。
让更多学生爱上深蓝
“上海海洋大学几代师生先后奔赴全球海洋渔业第一线,不仅开拓了四十多个重要渔场,还是国家远洋渔业发展顶层设计的重要参与者和技术创新的引领者,一代代海洋人书写了一部部可歌可泣的深蓝故事,我们一定要接续奋斗,为我国远洋渔业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戴小杰鼓励同学们把青春的印记镌刻在世界的大洋大海上。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存在缺乏远洋情怀、科研目标不明确、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石张东表示,“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开设了‘大国海洋’‘新时代海洋强国论’等课程,举办了‘不忘初心、逐梦海洋’示范党课,并结合读书日这样的节点,举行读书会,就是要把‘海洋强国’‘海洋命运共同体’等思政理念像‘盐’一样撒在学生的心中。”
据悉,“世界读书日”之际,上海海洋大学还举行了海韵展览、海韵导读等一系列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讲述《海洋文学中的北极叙事》《中国港口的兴起与演变》等,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关心海洋、热爱海洋、了解海洋、建设海洋。
通讯员 徐凌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