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正文

每日速递:新农人·兴乡村:海归“慧”种桃

2023-03-25 11:50:27 来源:冀云 分享到:

“这一片大概有500亩,翻过这几座山,我们还有将近5000亩。”顺着牛童手指的方向,山梁起伏、梯田纵横,数不清的黄桃树在仍有寒意的春风中含苞待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小在北京长大,高中就去了澳大利亚留学,几乎从没到过农村的牛童,却在拿到计算机硕士学位后,给自己的人生来了一次急转弯。从悉尼到阜平,飞越9500多公里,他一头扎进太行山,开始种树务农。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决定,牛童却只用了四个字回应:子承父业。

2020年,革命老区阜平正式脱贫出列,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牛童父亲在阜平承包的几千亩荒山,也完成了开山造地,下一步怎么发展,希望他来接手。

“以前这里连土都没有,全是这种片麻岩,造地的时候光土就拉了十几万车。”蹲在山坡上,牛童随手抓起一把混着碎石的沙土轻轻捻着,眼睛望向远处山梁上的几个大字:“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现在我回来了,还要接着干。”海外留学10年,对于现代化农场的高端操作牛童并不陌生,为了提高林场经营的含金量,他选择了北方少有的黄桃作为主要树种,还把在澳大利亚的三个同学拉过来,组成海归创业团队,一心要让这片荒芜已久的深山换个模样。

革命老区阜平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牛童回国后接手了父亲开山造地的几千亩山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皓 摄

海归种树有啥不一样?在山岗上的办公区,牛童指着一整面墙大小的显示屏告诉记者,他们的本事是让数据发光,“在我们的物联网云平台上,实时显示着监测数据,包括土壤温度、湿度以及氮磷钾等数据的监测和筛查。果树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

在回国后的一年时间里,这个90后的海归团队用物联网技术对上千亩林场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地下布设了120套传感器监测土壤,地面设置微型气象站观测天气,天上飞着无人机进行杀虫植保,这些终端设施就像遍布林场的神经末梢,把每个角落的细微变化都实时反馈到云平台这个大脑。他们用一条条精确到小数点的数据信息,替代了老一辈果农在管护过程中常说的“差不多”“大概其”。

这些数据收集上来怎么用?牛童拿给果树浇水举例,“以前果农浇水完全凭经验,但是浇透没浇透不知道。通过咱们这套系统,把传感器埋到地下30公分,土壤湿度达到70%,就代表已经浇透了。”

给林场装上智慧大脑,是不是就实现了现代化?说起这个话题,牛童不由得一脸苦笑,“等一走到地里,就发现我们想简单了。”

牛童带着海归团队在大山里研发出物联网云平台,用现代科技赋能传统农业。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皓 摄

牛童还拿浇水举例,夏天是黄桃的果实膨大期,两个小时就要浇一次水,少浇一次,产量就可能直接减少5%到10%。可就是开关水管阀门这个简单的操作,四五个工人骑着电动车满山跑,晚上不睡觉都不一定能把水浇完。

看着屏幕上一条条“叫渴”的预警数据,咋办?人力跟不上,牛童他们就继续在技术上搞研发,把林场“科技树”的根继续深里扎。先把林场十三个泵站全部用计算机系统联网控制,每个泵站再连接16个自动喷灌阀门,建设完成水肥一体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了实现一键开关,牛童他们还设计研发出了手机APP,“现在只需要一部手机,哪里缺水点哪里,阀门就会自动开启。”

有了现代科技的加持,再加上阜平山区海拔高、光照强的气候优势,牛童种出的黄桃一上市,就受到了知名零售品牌盒马鲜生的青睐。“我们种的黄桃大小均匀,能够达到单果四两重,糖分能达到13到15度,普通黄桃的糖分一般都在9到11度。”在北京的盒马鲜生门店上线1个月,牛童就卖了近10万斤黄桃,成为单月销冠。

牛童种的黄桃年销售额上千万元,带动周边500多户村民实现就业增收。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皓 摄

好品质是打开市场的金钥匙。现在牛童种的黄桃有3000亩陆续进入丰产期,年销售额上千万元,带动周边500多户村民实现就业,户均年增收3万多元。

一串串亮眼的数字,似乎都在向人们展示着牛童创业的成功。可他心里清楚,从国外归来投身现代农业,这一路走得并不轻松。自己的事业虽有起色,却像枝头的花苞一样只是刚刚露红。

他当初放弃在国外“面朝大海”的惬意生活,选择来到革命老区阜平种黄桃,并不是想要建设一个让自己隐居深山的“桃花源”。他只是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像自己一样,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奔着“春暖花开”并肩前行,“我们园区的工人,年龄普遍都在55岁以上。我们要想把乡村振兴做好,把现代化农业做好,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万前进 李皓)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仪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